“虽然不敢说游客能在赫尔辛基原封不动地找到中国的‘八大菜系’,但是这里各式各样的中餐馆绝对可以满足不同地区中国游客的口味需求”,在赫尔辛基某商业街经营中餐业的Lim老板自信地说。
据说芬兰中餐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3年。那年,一家名为“China”的中餐厅在赫尔辛基市中心的Hotel Torni酒店里开业。半个多世纪过去后,中餐已经成为芬兰各大城市饮食业中不可或缺的东方元素。
芬兰中餐馆使用的绝大部分食材都产自欧盟各国。为了提高菜肴的新鲜口感,不少餐馆还会使用芬兰土产的时令有机果蔬。在图尔库从事中餐业十年的李先生就说:“芬兰的食材,我们用起来十分放心。我们的菜谱也会根据芬兰时令食材的变化适当调整。”
不过为了在八千多公里之遥,原汁原味地烹调出中国好滋味,大部分中国菜的调味料均需从中国进口。身处赫尔辛基闹市的一家东北菜餐厅就对调味料的使用极为苛刻:如果一道菜中的一种调料缺货了,这道菜就不再出售。“原汁原味的中国家常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有一位芬兰顾客还曾跟我说,他特意在北京吃了京酱肉丝,发现和我们厨房做出来的是一种味道”,餐馆的领班Susan不无自豪地讲着她与“芬兰老饕”间的趣事。
中餐的美味元素甚至还与芬兰古镇波尔沃交融在一起。Kang女士就对用中餐厨艺加工的北欧海鲜情有独钟。她特别向中国游客推荐两道海鲜菜——清蒸海鲈鱼(Kuha)和生切三文鱼。她总结道,北欧海鲜,就近加工,鲜美十足,特别是鲈鱼蒸好后的蒜瓣肉让众多游客垂涎。
芬兰人会因为喜爱中餐而认识东方。我们会不会因为这里的中餐而爱上芬兰呢?
图片来源http://www.visitfinland.com/